English

谁是开发“第一生产力”的主体

1999-05-14 来源:光明日报 张卫平 我有话说

作家王宏甲在其新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《现在出发》中响亮地喊出了“开发第一生产力”的口号,其视野哲思使读者耳目一新。

《现在出发》讲述的是周国泰任总经理的“科技开发部”,借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之力,组成一支罕见的科研与开发队伍,使一批陷入困境的企业走上振兴之路的事迹,展现了“第一生产力”被开发之后所发生的原子裂变式的惊人奇迹。

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已是我们熟知的名言,科研院所应该是最拥有“第一生产力”的地方,为什么很多科研院所守着科技却连发工资也成问题?其实,“第一生产力”可区分为“知识形态”和“现实形态”,“知识形态”没有转化成“现实形态”,就发挥不出“第一生产力”的作用。要把科技成果转变为“现实形态”的“第一生产力”,实际上贯穿着从实验室到工程化、产业化的再科研的全过程。引进生产线,是把别人完成工程化、产业化的东西买来使用。引进可以作为我们起步阶段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的一种方式,如果只靠引进生产线,就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。引进的目的是要抛弃引进,开发自己的“第一生产力”,赶超上去。

在开发过程当中,谁是开发“第一生产力”的主体?

如果说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,我们长期以来还忽视了另一个基本事实:瓦特搞试验弄得债台高筑,他是在企业老板看到开发蒸汽机有利可图给予资助,并把试制改进工作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企业之后才取得成功的。

这个过程典型地说明:只有企业或经济实体,才有开发“第一生产力”的能力。如果没有企业资助和提供研制条件,瓦特的蒸汽机就“流产”了。王宏甲说,周国泰一直把自己看做科研专家。不错,周国泰获过不止一个全国性的科技成果奖。更重要的是,他使一批高级科研力量的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,使许多企业获得“第一生产力”。他的这些作为,不是身为科学家的作为,而是作为企业家才有的作为。事实上,他在科研所里曾连自己的成果也很难开发出来。而有了“开发部”这个经济实体后,周国泰成了总经理,才有了一片业绩。如果我们的企业都明白科研开发的主力军是企业,那么,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了。竞争的关键不在于谁的科研水平更尖端,只在于谁更会开发转化。周国泰最初是开发自己的成果,他后来发现,为什么不把中国很多院士、大学教授、博士生、硕士生的科研成果和才华开发出来呢?因此他自出科研课题,聘用科研院校的科研力量来研究开发。国内条件不足,就用钱去购买外国的“高级生产力”,挑选、利用外国的技术力量来为我们“工程化”服务。周国泰的辐射式开发,实际是把“开发部”的科研开发能力和“实验室”都无限扩大了。

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们明白了周国泰的奥秘,他们都可以在开发第一生产力中有巨大作为,中国科学、教育领域的高级人才资源也能极大地被“开发”出来了。

发展社会生产力,“第一生产力”是关键,但它需要通过“开发”才能发挥作用。如果我们的企业都拥有科研力量,又重视开发“科技第一生产力”了,那就是祖国的强盛之日。这已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趋势。

(张卫平:经济日报记者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